导语: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不同的季节展现了不同的美,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不论是春天的花,还是夏天的绿,秋天的果,冬天的雪,都吸引着富有好奇心的孩子。

在我国,与季节相关的时令、节气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价值,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可以使孩子感受中华传统季节文化丰富的内涵,就会打开他们向自然求索知识的心扉。

带孩子去亲近自然,了解季节,让自然的更替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带孩子亲近自然,让自然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大自然每天都是新的。

春天,有和煦的春风、吐绿的杨柳、苏醒的小草、飞来的燕子、出洞的蚂蚁;

夏天,有碧绿的湖水、盛开的鲜花、啾啾的鸟鸣、欢唱的青蛙、纷飞的蝴蝶;

秋天,秋高气爽、阴雨绵绵,有瓜果飘香的果园、金色的田野、丰收的庄稼,辛苦劳作的农民;

冬天,寒风凛冽,植物枯黄,有皑皑的白雪、美丽的冰雕、漂亮的雾凇。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色,不同的动植物生长,不同的人物活动。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贴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吸引着富有好奇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热爱自然,就会打开他们向自然求索知识的心扉。


必不可少的季节教育


季节教育是将一年四季中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不断更替的季节之中。随着四季有规律的变化,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都构成了孩子生活的自然或社会背景,同时,也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从孩子生活的内容来看,孩子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与自然互动时的自然生活,与人互动时的社会生活。

作为发展着的个体,孩子也正是首先从关注与季节更替有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的变化开始了解他所生活的周围世界的,但有目的、有计划的孩子教育的介人,不仅可以将孩子教育和孩子现实的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孩子两种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适应能力从四季开始


孩子对生活的适应能力首先是从对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适应开始的。起初,这种适应可以通过孩子自己的身体在遇到环境变化时的自发反应或成人的保护来调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和自护能力。

孩子正是从与季节变化相关的教育中,获得了有关季节与疾病、季节与自我保护、季节与饮食、季节与服装、季节与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当孩子学会了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身心时,孩子便逐渐成为了环境适应的主人。因此,季节教育是孩子适应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季节教育具有科学价值季节教育本质上是自然教育,春夏秋冬有规律的更替,“使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风云雨雪、江河海洋、鸟兽虫鱼都有着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存在方式,四季的更替向人类提出无穷无尽的科学课题。”孩子是自然之子,孩子有天赋的与鸟儿对话、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的能力。孩子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正因为这样,每一个季节的更替,在孩子头脑中都会呈现出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

季节教育的作用正是在于帮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去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增进孩子对自然环境的了解,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季节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不同季节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在我国,与季节相关的时令、节气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价值。在民间流传着与春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立夏、立秋、冬至等时令和节气相关的众多社会生活和生产经验。

通过季节教育可以使孩子初步感受中华传统季节文化丰富的内涵。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我们的后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远离本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季节教育的健康价值


孩子不仅要在季节教育中去认识自然。也要在季节教育中去发展自身适应自然的能力。他们需要从小去学会如何根据季节调整衣着、饮食和休息,如何根据季节来预防疾病,如何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等等。

通过季节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这正是季节教育可以发挥的价值。


季节教育的审美价值


自然界在不同的季节向人类展现了无尽的美。孩子的天性是爱美的。面对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他们总会投去欣赏,甚至是羡慕的眼光。因此,不论是春天的嫩草、鲜花,还是夏天火热的太阳,不论是秋天丰硕的果实,还是冬天飘零的雪花,四季之美无不激荡着孩子的心灵。正因为这样,融合季节特征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还可以起到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作用。


发掘季节变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


季节教育多方面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季节教育丰富内容的实施。因此,发掘季节变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感知自然界的变化


让孩子直接感知自然界的变化,是季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接受季节教育,通过对真实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和种植、养殖、实验等方式,让孩子了解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了解和体验生产方式


春种秋收、夏纳凉冬取暖,这正是自然规律的影响所致。我国民问流传着许多与此相关的故事、传说、谚语。它们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和生产经验。

如季节与饮食的关系:立春吃春饼;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季节与农事: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等。


掌握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个体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从小培养,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又是以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运动锻炼习惯的形成为基础的。与季节教育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如各季节的服装变化、饮食和疾病预防、各季节适宜的运动等,这些内容的实施可以采用讲授、游戏、操作、观察等方式来进行,意在使孩子初步了解季节与健康的知识、养成根据季节进行自我服务的习惯和运动锻炼的兴趣。


学会欣赏变化中的美


欣赏和表现季节变化中的自然美是孩子美育的重要内容。孩子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融感知、理解、想象为一体的欣赏活动是美育最基本的内容,它既可以是对真实的自然景象的近距离感知,也可以是对描写、展现四季美景的文学作品、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表现自然美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是儿歌、故事、歌唱、舞蹈、绘画、剪纸、泥塑等。


给家长的建议


户外玩耍丰富孩子的想象


不知你有没有观察过,许多孩子在雨天里特别喜欢踩水潭,非要溅一身水才高兴呢!不管父母在身后如何指责、阻挠,也要看看水花是怎么往上溅的。要是下大雨就更来劲了,冲出屋子在雨中嬉戏玩水,淋得浑身湿透,毫不在乎。沙子和泥土对成人来说,也许是一些不受欢迎的东西,而它却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当孩子走过工地旁的沙堆和石子堆时,偏偏要从这"小山上"走过去,伸手捞点什么,然后再扔出去。有时候就索性蹲在沙土堆边,造起"小山洞",挖起"小河沟"来。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玩沙玩水呢?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很脏的游戏,究竟对孩子有没有益处?家长们也许并不理解。

沙和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变幻莫测地玩儿。水,可以静静地流过,也可以拍打着溅起水花;用手指画圆圈,会出现一个个小漩涡;从指缝里可以看到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把水灌进小瓶子里,能再倒出来;还可以玩水枪……

思考、探究、琢磨、联想层出不穷。同样,在沙堆上能造鸟窝、挖洞、建水库、筑堤坝,孩子们成了一个个小建筑师。孩子们在沙和水中,千变万化地玩个不停,带来无穷欢乐,并大大地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对孩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更有着天生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和大自然亲密对话,在他们的眼里小草是他们的朋友,蚂蚁是他们淘气的伙伴。

家长可以把室外活动分成三种方式:每日户外运动、每周近郊游玩、每年远足旅游。

每到周末,只要天气不错,家长就可以带孩子去近郊游玩。或者步行,或者骑上自行车,在鲜花盛开的季节,一块上山采野花,编织美丽的花环。一起高吟着“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到广场上迎着春风放风筝。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去海边,听海鸥高歌,套上救生圈到海里畅游,或者赤着脚丫在沙滩上徜徉,捡拾贝壳、抓小螃蟹……

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在谈及自己的童年经历时,特别提到了童年的自己是怎样沉迷在天堂海滩的。他说:“如果说真实的资料是种子,日后能长成知识及智慧,那么感性的情绪和印象便是这些种子生长所必须的沃土。童年时光正是培育沃土的时机。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一切圣贤的教导。”




(转载至育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