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幅员面积3.3万平方公里,辖4区6县(市)总人口222万。全市建立各级计生协组织1,000多个,会员10万余人。近年来,我市计生协抢抓机遇,强力推进计生协以“入序参公”为核心的队伍建设,促进计生协的组织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创新和发展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生协工作

我市计生协的成长历程和前进的步伐,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计生协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充分体现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上,从而使计生协为彰位显。

(一)领导到位。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计划生育群众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对人口计生工作亲自抓、负总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加强对计划生育协会的领导。市委副书记任市计生协名誉会长,市政府主管市长任市计生协会会长,呈现出领导有分工、落实有保障的态势。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6号、8号文件及省委办11号和31号文件精神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反应迅速。分别于1997年10月、2000 年10月下发了市委办22号和16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计生协工作,把计生协建设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能开展实际工作”的群众团体。市委市政府还十分重视市计生协的班子建设,在职级上给予高配。1998以来,先后为市计生协配备了正处级常务副会长和副处级专职副会长。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配齐了与人口计生局同职级的常务副会长或秘书长。

(二)支持到位。市人口计生委十分重视计生协的伙伴关系,并视为群众工作的主体,做到支持到位,从而发挥了计生协的桥梁纽带和生力军作用。一是将计生协工作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励。二是对计生协的队伍建设和工作人员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财力上倾斜。三是市人口计生委十分尊重计生协的地位和开展工作的特点,充分调动了计生协的协助、协同、协作的积极性,彰显了“两轮同转、两翼齐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相互支持的崭新局面。市人口计生委党组和领导经常听取计生协的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在为市、县两级计生协解决机构、落实编制、解决职级、配备干部方面,做到主动协调、积极呼吁、严格要求,为计生协顺利地“入序参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落实“三定”方案,加快“入序参公”进程

将计生协纳入群众团体管理,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计生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计生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机会难得,机不可失。为此,我们抓住机遇,不等不靠,抢前抓早,精心策划,积极运作。

(一)主动争取领导。面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落实“三定”方案和推进“入序参公”的大事,首先要争取市政府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入序参公”的文件下发后,我们立即向主管市长进行了专题汇报,提出了市计生协“入序参公”的设想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主管市长当即表示,“入序参公”是一件大好事,是加强计生协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提高计生协素质,加强能力建设的契机,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并指示我们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做好协调运作。其次是得到市人口计生委党组的倾力支持。人口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单明菊同志强调,“入序参公”是关系到我市计生协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涉及到计生协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要把“入序参公”作为迫在眉睫的阶段性重点工作,无论协调工作有多难、理顺任务有多重,我们都要抓住机遇,把好事办早办实办好。市编委、市委组织部领导从大局出发,对计生协“入序参公”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入序参公”工作遇到困阻时,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主动协调并得到老领导、老同志的支持,帮助解决“入序参公”前的一些历史遗难问题,为顺利“入序参公”铺平了道路。

(二)主动攻克难点。计生协“入序参公”要做的工作很多,只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才能确保稳步推进,快速落实。一是把握重点。制定并上报“三定方案”是“入序参公”的关键环节,“三定”内容决定着计生协的生存和永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适宜当今、与时俱进的“三定”方案。经过市人口计生委和市计生协的共同研究和反复推敲,几经征求省计生协的意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市编委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上报的《佳木斯市计划生育协会“三定方案”》获得批准。《方案》规定,市计生协机构定为副处级单位,机关内设办公室和社会服务科2个科(室);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名;领导职数为秘书长(副处级)1职,办公室主任(正科级)1职,办公室副主任(副科级)1职,社会服务科科长(正科级)1职,社会服务科副科长(副科级)1职。二是突破难点。市计生协机构明确后,理顺人员编制是“参公入序”的难点。原市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是科级事业单位,挂靠市人口计生委,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2名全额事业编制,3名为差额事业编制。在这次“入序参公”的过程中,如何将3名差额事业编制转为全额事业编制并参照公务员管理,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解决这一大难点,我们主动向市领导汇报,说明市计生协的历史延革情况,阐明这次“入序参公”将给各级计生协带来长足发展的空间和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当时,我市正处在事业单位改革前夕,无论是机构还是编制都处于冻结状态,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经过5名市级领导同意并签字。在如此巨大的困难面前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我们面临严峻的选择与考验。为了全市计生协的可持续发展、解除计生协干部的后顾之忧,促进全市计生协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我们本着“争取领导、协调部门、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抢前抓早、一步到位”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和有利时机,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二十天时间完成了从申请报告、上报“三定”方案到正式文件批复,达到了我们预期的设想和效果。经市编委批准:市计生协机构为副处级,3名差额编制理顺为全额编制,人员管理由市人事局改为市委组织部,市编办重新颁发了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机构编制管理证》。

(三)主动沟通协调。在市计生协“入序参公”人员登记工作已经正式移交市委组织部的过程中,我们不失时机地向相关部门领导宣传计生协的性质、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争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一些需要报送的文件报告都通过他们审批和报送,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就勤跑、勤问、勤沟通。同时,利用多年工作中建立的感情基础,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如在制定“三定”方案过程中,因为没有可参照借鉴的文本,在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上难以把握,我们就找到市编办的同志帮助斟酌,确定适宜的编制和有利于工作的内设机构,使最终形成的“三定”方案一次性通过。在人员登记过程中,我们主动、多次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咨询县(市、区)计生协的申报情况,做到胸中有数、防止被动。此外,我们还利用半年检查工作的时机,深入基层现场督办和指导,促进县(市、区)级计生协的“入序参公”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全市已有5个县(市、区)完成了“三定”方案的制定,并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正式批复,现在正处于人员登记阶段。

正是有了市委、市政府及市编委、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市人口计生委的大力支持,市计生协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核定等关键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使我市在全省市级计生协中率先落实了“三定”方案和成功地“入序参公”,为全面推进全市的计划生育群众和实现计生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入序参公”有效地促进了计生协工作

近年来,我市以“入序参公”为契机,加强各级计生协的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宣传和服务活动,推进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一)探索组织建设新模式。我们在建立基层计生协组织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如: 把在俄罗斯经商的个体经营者组织起来,成立了“俄域计生协会”;把经常活跃在江畔捕鱼的渔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江上计生协会”;在老年活动中心成立了“夕阳红计生协会”,在大超市中建立了“超市计生协会”。特色鲜明的计生协组织依托自身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树立宣传服务新理念。各级计生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型与小型相结合、指导与参与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服务活动。去年,全市开展了“三有、三送、三会、三赛”等宣传活动,做到不同时期主题鲜明,不同内容形式新颖的特色活动。“三有”即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一条街,有计划生育免费服务一条街,有计划生育专家义诊的现场;“三送”即送科技下乡,送政策下乡,送“生育关怀”项目下乡;“三会”即标兵社区现场会、学用《人生》报告会,集中活动日座谈会;“三赛”即组织会员秧歌竞赛,书法绘画竞赛,文艺专场竞赛。积极组织会员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举办“迎奥运送爱心”文艺演出专场,组织“关爱女孩就是关心未来”的专题文艺演出。全市共举办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文艺演出30余场/次。为了使宣传和服务有机结合,成立了计生协志愿者服务队,国策宣传小分队,“生育关怀”宣传队。群众参与宣传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宣传效果显著。

(三)建立项目管理新机制。项目服务既是计生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也是提高计划生育群众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开展“幸福工程”、预防艾滋病知识、青少年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生殖健康援助”行动、“生育关怀”行动等项目活动中,我们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规范计生协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项目在实施前制定规范严谨的文本,实施中建立项目管理负责制,终结时用绩效考评制度进行效益评估,增强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同江、桦川、桦南3市县运作的“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深受育龄群众欢迎,郊区和富锦市运作的“生育关怀”行动项目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计生协的指导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地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兄弟地市的宝贵经验,不断开创我市计生协工作的新局面。